阿芳奶奶(化名)住在一個僻靜的小漁村裡,當社工前去訪視時,社工花了些時間在村中徘徊,四處詢問鄰里,才終於找到了她的家。阿芳奶奶和丈夫大約在民國87年左右來台定居,但不幸的是,丈夫已經去世將近十年。夫妻倆育有一子一女,兩人如今都已經成家立業,並遠赴中國工作,偶爾會通過電話聯絡,關心彼此的生活狀況。如今,阿芳奶奶獨自生活,雖然年事已高,卻並不讓自己陷入孤單與無聊的日子。每天早晨,她準時出門,參加社區據點的各類課程,活力十足;中午,她會在社區的長青食堂與其他長者一起用餐,享受社交的樂趣。下午時分,她回到家後,經常會去鄰居家走一走,聊天喝茶;三不五時,也會搭乘社區免費巴士,前往市區逛逛,保持生活的多樣性與活力。在生活上,阿芳奶奶通過榮服處的協助轉介申請了安得烈的長青食物箱,這讓她不再為三餐而憂心。無論是每天的早餐、晚餐,還是因社區據點假日不開課時的三餐,食物箱的供應都讓奶奶無後顧之憂,保障了她的基本飲食需求。訪視的最後,阿芳奶奶對協會的幫助表達了感謝,並深情地表示,最期待的便是每月食物箱的送達。她欣慰地提到,這些食物不僅數量充足,且種類豐富,完全符合她的需求,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與有保障。
協會日前探望一位高齡九旬榮民退伍的阿通伯(化名),他是通訊士官長退伍,來台多年,但膝下無子女,夫妻倆相依為命終身到老。以為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但不幸的是命運多舛,阿通伯因年紀老邁,記憶力漸漸衰退,發現疑似有失智的症狀,加重了妻子在生活照顧起居上的困難。阿通伯的妻子來自中國湖南,她非常好客,臉上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迎人。當協會社工與妻子交談時,看不出她肩頭上有什麼重擔?似乎一切已經習以為常。但實際上,平日她除了要照顧阿通伯外,雖年紀一大把了,還是願意出門做以工代賑的工作,賺取那微薄的收入維生。妻子每每出門,總不厭倦的千叮嚀萬囑咐的對阿通伯說:不要開火動瓦斯開關!妻子最擔憂的莫過於此,所以早早預備充足的食物給阿通伯,看得出妻子對阿通伯的細心呵護與照顧。協會社工看著他們老夫老妻互相拌嘴、互開玩笑,像極了老小孩那般天真可愛,夫妻倆鶼鰈情深,固然生活如何艱難,卻從未抱怨過生活的苦,夫妻倆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處之泰然。阿通伯與他的妻子非常感謝協會每個月提供的食物箱,支持陪伴他們。安得烈慈善協會秉持著到位的服務,希望每份食物箱,成為弱勢群體實質的幫助,使貧困的鰥寡孤獨者得以溫飽,形成善的循環。
6歲的小平(化名)因早產導致四肢癱瘓腦性麻痺,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跑跑跳跳,關懷員到訪時,小平媽媽就將小平抱出房間,告訴我們,她最近在訓練小平走路,雖然小平常常會不知道怎麼前進,但媽媽相信小平會一次比一次更好。
More阿福(化名)近期因氣胸造成嚴重呼吸困難,經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當安得烈接獲通報,立即前往探視;阿福為低收入年長者、獨居、無工作能力,無家庭支持系統,僅仰賴政府微薄的補助金度日,以及教會牧師無微不至的關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