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化名)和弟弟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阿嬤過日子,他們的爸爸和媽媽年紀很輕就生下他們,原本說要去外地打拼生活,卻從此音訊全無。照顧小峰兩兄弟的責任,就落到了阿嬤的肩上,這幾年以來,阿嬤靠著當褓姆以賺取微薄的薪資,養育這二位孫子,所幸家中有申請到學費和營養午餐的政府減免補助,替家中減輕很多的經濟壓力。社工來到家中拜訪時,向孩子們介紹安得烈食物箱中的內容物,小峰顯得很高興,像是開啟禮物般的雀躍心情,和弟弟拿取裡面的麥片、調理包等,他逐項地跟阿嬤一起看。雖然他們還小,但看得出來這些物資對他們的重要性。安得烈會陪伴著他們一起健康成長,邀請您也一起加入安得烈食物銀行計畫,一起成為脆弱家庭孩子的祝福!
我要捐款支持👉https://web.intersoft.com.tw/....../ActivityDonate......
社工人員第一次到小花(化名)家時,差點因為找不到而迷路,小花的外婆接到電話後,很熱情站在路口招呼著,小花也和外婆一起在大太陽下,迎接這次親自帶著食物箱來的社工們。
小花的媽媽遠在外地工作,外婆一肩挑起了照顧孫女們的責任,即使年紀、體力都已經大不如從前,但為了可以提供小花好的生活,外婆至今也還在再持續進修保母資格,幫助有困難的家庭照顧嬰兒,即使接受我們的援助,也不忘告訴我們小花還有其他需要協助的同學們,請我們要多多關懷;小花開朗活潑、樂於付出的性格也與外婆如出一轍,在平常手心向上、接受幫助的同時,也能手心向下的照顧他人。協會提供的食物箱幫助她們解除家庭的燃眉之急,外婆也暖心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這是一份善的循環,讓愛人如己的心在彼此間湧流!
某次訪視行程中,我們進入到一名獨居長輩的家,她是阿霞阿嬤(化名)。記得那天,阿霞阿嬤(化名)帶領著社工,走穿過平房內的窄門和彎道,到達了屋裡的最盡頭,原來是一間約可容納兩人空間的小客廳,我們就在這裡,像是坐上一台時光機,彷彿看見了阿霞阿嬤(化名)生命歷程的不同關卡。她的先生早逝,因為家庭貧困,只好將長女送人撫養,從此未再連絡;唯一的兒子顧念媽媽的辛勞,赴士官學校從軍想減輕家庭的負擔,無奈在出任務時中暑,搶救不及而失去生命,從此阿霞阿嬤(化名)孤苦一人。然而,去年的一場車禍,傷及她的腰椎,出醫院返家欲進行休養,卻因為屋內潮濕,導致床架脆化而塌陷,無法讓她在房內就寢,每日晚上僅能睡在客廳的座椅上。於是,協會便安排將她的房間內翻修整理,提供給她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阿霞阿嬤(化名)笑著說:「謝謝安得烈的幫助,讓我感覺到揪甘心!!」,阿霞阿嬤總是充滿陽光的笑容面對人生中的困境,祝福她在接下來的人生,能平安喜樂的度過。
More小媛(化名)的爸爸因故過世,媽媽則因為身心出狀況必需待在機構療養,住在鄉下的奶奶便接下照顧小媛的責任;儘管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但小媛的奶奶將全心全意的愛送給了這個小寶寶。奶奶向我們細數著小媛每一個重要里程:第一次的爬行、第一次的扶站、周歲的抓週…,比親生媽媽更了解孩子的生長過程,如數家珍,關愛備至;說著說著還心疼起小媛:「唉!她這麼小就沒有爸爸,媽媽也不在身邊…」。小媛小小的手緊抓著奶奶,眼前的奶奶儼然是她最親密的倚靠。安得烈每個月透過嬰兒食物箱提供適齡的奶粉和對應尺寸的尿布陪著小媛成長,在背後默默呵護著她。小媛在家訪員離開前,開心地跟我們揮揮手,儘管沒有雙親的貼身照顧,卻有奶奶及一群她所不認識的叔叔阿姨疼愛著她。愛與善的流動盡在此刻,能幫助孩子健全成長,是安得烈努力想做的事,衷心祝福小媛,要平安健康的長大喔!
More浩浩(化名)的媽媽是新住民,與爸爸離異之後便獨力扶養五名孩子,尤其他的兩位妹妹和他一樣幼小,年紀最大的姐姐今年剛升上國中,這使得浩浩一家的日常生活顯得格外艱難。浩浩的媽媽跟我們說:「自從她決定獨自扶養這些孩子們,她的生活開始就陷入艱難的處境中,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直到現在,她都沒有時間好好地整理家務工作。」協會社工理解到媽媽因為沒有顧及到居家環境而感到自責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心疼她為這個家的付出,希望浩浩媽媽不要再責備自己,也鼓勵媽媽將孩子照顧得很好。現在一家藉由安得烈每月份所提供的膳糧食物箱,減輕了家中的經濟負擔,也讓我們能持續關懷浩浩一家,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