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從小依偎著媽媽長大,無奈媽媽跟奶奶因病相繼離世,留下小寶與爸爸相依為命,爸爸曾經迷失入監服刑,好在現在為了小寶也勤勉踏實的工作起來,從事鐵皮屋搭建工程。小寶個性非常活潑可愛,也相當乖巧懂事,平時小寶放學後,就在安親班把學校的功課先寫完。回到家若發現爸爸還未下班時,小寶就會主動的自己煮麵來吃。小寶非常期待每個月安得烈食物箱的內容物,就像拆禮物一樣,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驚奇的模樣。小寶的爸爸非常感謝安得烈長期在物資上給一家人的幫助,支持著他們的需要。豐盛營養的內容物,不單減輕了他與孩子在伙食上的負擔,更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這些物資如同一幅拼圖而成的愛心,由大家一塊一塊的拼湊而成,令他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扶持與力量,也令他備受鼓舞與溫暖。
More
    陳阿嬤(化名)住在半山坡地上的平房,和大女兒、小女兒及孫女四人一起生活,只是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就有3位領有中度智能障礙以上的身障證明,當我們前去拜訪的那天,剛好在小巷子看見陳阿嬤及大女兒(無口語能力)正在散步、曬太陽,便陪著她們一起散步一段。沿路陳阿嬤非常熱情,一直笑口迎人,即使身處的居家環境老舊、簡陋不堪,陳阿嬤很感謝一直以來有在幫助他們的社福單位,每個月收到的食物箱,讓他們感受到溫暖,也給弱勢家庭能有向前行的力量與勇氣。
More
    沿著窄小的樓梯,伴隨我們的是排在階梯邊辛苦撿回來的回收物品,耳邊傳來阿嬤一聲聲的「拍謝!拍謝!」深恐這些回收物擋住我們的來路。有著健康小麥膚色的平平(化名)是個活潑、健談的孩子,對於田徑有極大的熱情,言談間盡是表揚同學們在競賽場上的優異成績和表現。更多的是,小小年紀的她,對於成為一名體育健將的人生規劃與憧憬。阿嬤說:「平平擔任廚工的爸爸,單親挑起養家的重擔很是辛苦,為了分待她多少做一些回收補貼家用,並說著知道這個箱子齁,一定是集合了很多人的力量才有的,真的很謝謝大家的幫助!」安得烈的食物箱集結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不僅支持他們一家生活,更是鼓勵平平在田徑場上努力不懈,迎向驕陽。
More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能健康平安的成長,是父母唯一的期盼。成成(化名)的父母共撫養6名子女,家庭主要倚靠爸爸做保全的工作收入和社會資源補助撐持家計,媽媽除了負責孩子的教育之責,還會額外做家庭代工貼補家用。媽媽表示家中有三名孩子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已需投入許多時間及心力照顧,而孩子們皆正值成長期,飲食上的開銷也隨之增加,所幸透過孩子的學校協助申請食物箱補助,讓經濟負擔減輕不少。安得烈慈善協會每個月提供食物箱給有需要的家庭,箱內放置豐富且營養的食物,不僅希望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更陪伴他們在成長中得著滿滿的祝褔。
More
    織織(化名)一家住在雜亂狹窄的菜市場裡,父親工作失利留下大筆債務,家裡經濟原本就不富裕,父母也忙於工作,鮮少陪伴,然而對於織織來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再辛苦,卻也幸福。父親因長年患有腳疾,只要爬高或長時間走動就會疼痛,醫生告知必須開刀,但得花一筆費用,療養期間也無法工作,不僅有勞家人照顧,家庭經濟也會受影響,織織的父親為此咬牙忍了幾十年,遲遲不開刀,平日裡只吃止痛藥或打抗生素減輕疼痛,織織和母親看在眼裡,雖心疼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為了讓父親安心,織織認真學習考取優異成績,以此回應父親對家裡的付出。當協會接到教會通報,安得烈立即啟動食物銀行計劃,除提供食物箱減輕家裡伙食負擔,也鼓勵織織爸爸能以身體健康為優先,安得烈會陪伴、支持家裡的需要,一起渡過人生風浪,迎接嶄新希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