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故事

成為孩子們的守護者

成為孩子們的守護者

小雨(化名)的媽媽成長在花蓮的偏鄉,年輕時她來到城市工作打拼,心中也嚮往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這件事並不如她想像中地那般簡單,過程中,她遇見了小雨的爸爸,婚後逐漸發現他的情緒起伏很大,對她經常動怒,生活上的一個小細節都可能是家中的爭吵來源,而當時夫妻倆育有一名女嬰孩-即是小雨,不幸地在一次爭吵之中,她的丈夫失去理智,竟然將自己的女兒重重地摔在沙發上,當時傷及了腦袋,從此之後,小雨成為一名多重障礙的孩子。後來,她獨自帶著小雨在外租屋,努力生活,如今也有二位弟弟相伴,媽媽說道,小雨很疼愛他們,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她就要留給弟弟們吃。安得烈每個月所提供的食物箱,仍然持續地陪伴著這個家庭成長,增添生活上的需要,也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守護者!

More
用愛箱挺 陪伴每一刻

用愛箱挺 陪伴每一刻

秀珠阿嬤(化名)經歷丈夫罹癌、孩子的婚變後,照顧家庭的經濟重擔全歸在秀珠阿嬤身上,只要聽到哪裡有臨工可做,即便長年彎腰農作導致腰部舊疾復發,阿嬤仍會爭取工作機會。
提及孫女時,秀珠阿嬤則哽咽難過表示,很遺憾沒有給孫女一個健全的家庭,並指著孫女在幼兒園的創作畫娓娓道來,原來是畫裡的人面目表情總是塗上紅通通的大紅色,起初阿嬤不了解其含意,經某次與幼兒園老師訪談才得知,原來孫女在表達對原生家庭的失落情緒,自從那次之後,每當幼兒園舉辦活動時,秀珠阿嬤一定排除萬難前往參加,為讓孫女感受到滿滿的愛。「很怕孫女吃不飽」是阿嬤過去心中最擔心的事,如今協會提供食物箱幫助家庭,這也讓阿嬤的肩膀重擔輕省了些,雖然臨工的收入並不多,但還能負擔基本開銷,也讓秀珠阿嬤的家能成為愛的避風港,繼續陪伴孫女成長的每一刻。

More
媽媽的小幫手

媽媽的小幫手

小妍(化名)和哥哥、姊姊們跟隨著媽媽一起生活。爸爸因故目前正在服刑中,三個學齡中的孩子靠著媽媽從事手工零件的工作維生,每當工廠忙碌的時候,經常需要配合加班。此時,小妍和年幼的哥哥就要倚賴還在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姊姊照顧他們,姊姊學習煮飯為的是不讓弟妹受餓,這樣獨立的性格,看起來比起同齡孩子的面容更加成熟。媽媽和孩子們皆同寢在一間臥室裡,打著地舖便是一個晚上,小妍開心地向社工介紹她們睡覺的地方,說:「這裡是我睡的、那裡是爸爸的位置…」,彷彿是想念著爸爸,期待爸爸回到家中團聚。媽媽懷著感恩的心,向協會的社工道謝,提及小妍就是喝著協會所供應的奶粉和尿布長大的,嬰兒食物箱對她們的幫助很多,她一直放在心上,等到哪一天有能力的時候,她們也會回饋給社會。

More
讓安得烈成為你的加油站

讓安得烈成為你的加油站

一個家庭裡的父母親通常是為孩子們遮風擋雨的角色,但即便夫妻同心,是否就能穿越生活的困境及考驗呢?小志(化名)和姊姊、弟弟是三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小志爸爸是家中經濟支柱,他很努力地想要給孩子們好一點的生活環境,只是時運不濟,以前兼職好幾份臨時工,仍然左支右絀、入不敷出;也因為租屋過程不順遂、居住品質不佳的問題,輾轉搬家好幾次;小志媽媽則是全心全意照顧著孩子,尤其小志經診斷患有自閉症,敏感又怕生,必須更加耐心看顧及呵護。當家中不只養育一個幼兒時,很多事變得難上加難,小志的爸爸媽媽各司其職,也試圖在生命課題的糾結中找出平衡。這時安得烈食物箱的支援,為一家人減輕負擔,改善了窘況,更好的消息是,爸爸謀得穩定的廚師工作,還為家人們找到一個較舒適的新家… 我們相信,此刻沒有什麼比一家人能平安相守更重要的了!而陪伴一個家庭改變、成長,是如此令人欣慰,它讓安得烈的關懷工作有了愛的意義,並且在未來將不斷地為更多受助家庭加油打氣,持續傳送溫暖與祝福。

More
沿海地帶的關懷

沿海地帶的關懷

在台灣西半部的沿海地帶,有著許多古舊低矮的房舍,因著工作機會較少,居住在當中的大多是年邁的阿公阿嬤以及孫子女們,某天協會社工來到小田(化名)的家探訪,在訪談中奶奶緩緩地捲起褲管,和我們說起兩腳所留下的疤,現在已領重度殘障手冊,只能吃力地靠著拐杖行走,在旁的鄉長說到:「阿嬤患有心臟疾病,而且小田的父親與阿伯都患有心臟衰竭,所以有許多的工作是做不來的」,他們家中的經濟來源只有在凌晨兩三點,天尚未亮之前去撈文蛤,回家剝牡蠣。而小田的哥哥看見家裡的狀況,在高三畢業後工作,全家人都希望著乖巧的小田可以繼續讀書,不因家裡的經濟狀況而休學,家人盼望著小田能因著讀大學,在未來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奶奶說起:「謝謝你們的食物箱,裡面的東西我們也很喜歡」,小田這時候就拿起沖泡袋說:「這都是我在喝,在早上出門的時候我會喝一杯,麵條跟白米我有時候也會煮給奶奶吃。」感謝許多愛心朋友們的支持,因著「食」際行動陪伴著、支持著家況脆弱的他們,一起守護著他們,給予溫暖的關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