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化名)是協會長期幫助的孩子,從他還在幼兒園,到現在即將從國小畢業,家中都有安得烈食物箱的身影,奶奶說因著有食物箱的幫助,讓家裡的生活壓裡減輕不少。由於小直家地處遙遠,這是社工第一次到小直家中拜訪。前段時間,奶奶因為腰傷無法下床,小直放學時,必須自己沿著蜿蜒的山路走回家裡,奶奶提到此事,擔心又心疼。但小直是個貼心的孩子,他總跟奶奶說,邊走邊玩,慢慢就到了。這次拜訪,奶奶的腰已經有好轉,可以下床走動。相信在小直的陪伴下,奶奶的身體會越來越好,祝福奶奶早日康復!
More旺伯(化名)是湖南的一名老榮民,過去他經歷無數的戰爭,也參與過許多戰役。近百歲的他思路仍然清晰,他與社工分享過往參與過的每場戰役,其中823砲戰是他最難忘的。在他那年代,時局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半生戎馬為反攻大陸時時做預備。旺伯於1949年隨政府退守來台,對這群退守來台的榮民來說,是命運悲慘的一群,原以為反攻成功即可回大陸家人團聚,未曾想這一待卻再也回不去。許多榮民孤老終身難以成家,文化水準也不高、口音南腔北調,難以融入社會。他們常被歧視,卻是為台灣開路造橋墾荒的一群功臣,旺伯就是其中的一員。 旺伯過往在國防部服務,後被借調到總統府,由於借調期間不算年資,導致無法申請終身俸,這令他感到既憤慨又無奈,最終以士官長的職銜榮退,靠著1萬初頭的就養金維生。但隨著年老、身體狀況變多(曾置換人工髖關骨),這1萬多的就養金顯得杯水車薪,所幸安得烈每個月的長青食物箱增添了旺伯所需的營養,旺伯感謝安得烈所做的一切,在這艱難的時刻給予他幫助及陪伴,令他倍感溫暖與安心!
More高齡98歲的王爺爺(化名)是一位曾經為國家奉獻青春的軍人。當他訴說自己是第一代憲兵時,臉上露出了能參與保家衛國而感到無比自豪的神情。他曾站在守護國家的最前線,肩負著重大責任,然而歲月不饒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生活開始變得不輕鬆。幾年前王爺爺的老伴離世,為他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打擊。現在與他同住的是女兒和兒子。女兒患有身心障礙,需要人照顧;兒子罹癌,雖已完成化療,但身心能負荷的工作量變少,收入並不穩定。身為父親,常常為孩子們的未來擔憂,而自已也因身體退化,健康開始出現問題,生怕成為這個家的負擔。於是榮民服務處為王爺爺申請了安得烈的松柏食物箱,緩解生活困境。生活的難處讓王爺爺不得不接受社會的援助,老人家感慨萬分,沒想到自己從前護衛著他人安全,如今卻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來度過難關。王爺爺真誠地說道:「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我心中充滿感激!」他同我們學著比愛心的手勢,想感謝每一位幫助他的人;簡單的手勢傳遞了王爺爺內心深處倍受關懷的感動,也承載他無限的感恩。他由衷感謝安得烈慈善協會的支持,而我們也珍惜能在王爺爺有需要時,給予溫暖和關愛的陪伴機會,並祝福他能平靜安康、頤養天年。
More阿光(化名)今年升國一,他乖巧懂事,總是能體恤祖母的辛勞。阿光的父親在他三歲時過世,母親則改嫁到台東,從小就與祖母相依為命。他深知年邁的祖母為了養活他而不斷付出和犧牲。每天看著奶奶在橡膠工廠工作的身影,他的思緒也比同齡孩子更加成熟。這天,社工和祖母約訪的地點並不是阿光的真正家,而是祖母的工廠宿舍,也是他們的共同居所。簡陋的客廳同時也是工廠員工中午小憩的地方。祖母利用午休時間,與社工談起自從阿光父親過世後的艱辛日子。她帶著阿光北上桃園找工作,幸運地遇到了好老闆,不僅提供了工作機會,還提供了住宿,讓他們能安穩生活。想到有老闆的貼心跟安得烈長期以來提供食物箱提供的幫助,減輕了她的壓力,也讓孩子能健康成長,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了許久。隨著歲月流逝,雖然她不知道還能陪伴阿光多久,但她仍然踏實地度過每一天。而阿光乖巧的表現,正是祖母心中最大的安慰。
More小恩(化名)的爸爸因病離世到如今已有6年,當初爸爸的離開使得媽媽措手不及,金額龐大的房貸,差點要擊倒媽媽,但不放棄的媽媽一人向外尋求資源,後來透過當地里長的轉介申請協會的食物箱,讓媽媽在低谷看見希望減輕負擔。目前小恩媽媽每天接送小恩上學後再騎車30分鐘前往上班地點,假日也要接送小恩補習。小恩擅長畫畫,目前就讀國小美術班,媽媽在家訪時告訴社工說:「就算自己手頭吃緊不會讓小恩犧牲自己所愛的繪畫興趣,盡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小恩的夢想。」安得烈也會持續陪伴一家人走過最艱辛的路!
More